集团新闻

  • Home
  •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_ 一部比《少年的你》更残酷的青春物语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_ 一部比《少年的你》更残酷的青春物语

2025-04-03 20:54:07 8


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上映后,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影片中施暴者无来由的恶意,男女主角的相互依存,轮回上演的校园暴力,让我们打开了另类青春的潘多拉魔盒。

而在此之前,于2001年上映的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则以一种更为惨烈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美好青春幻象之下的少年成长之路。


雄一在田野听莉莉周的歌


《莉莉周》主要讲述了一群14岁左右的少年们游离社会边缘的故事。

男主雄一是被压迫和暴力的对象;星野是从全校优等生堕落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的领头;津田被星野威胁着与中年男人援助社交,最后自杀;久野也被星野小团伙强暴,但她选择剃光头发,沉默反抗。


优秀的星野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他们熟记的话,说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

在他眼里,青春不是我们加上回忆滤镜后的无邪与天真,而是被污染的灰暗天空。

孩子们跌跌撞撞地四下探求,被撞得头破血流。他们被束缚在自我的蚕蛹中,那些没有化蝶的,只能迎来腐烂的结局。


堕落的星野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场场青春的悲剧?我们又能如何去挽救这些浮沉的少年们?

本文将以《莉莉周》为例,从以下三个角度:安全感、信仰、旁观者切入展开,具体论述残酷青春背后的秘密。


一. 安全感的缺失


青春期是孩子们从儿童迈入成年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始模塑自己的人格,并慢慢地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意识。

但是在蜕变时期里,他们需要由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价值建立起来的保护。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安全需求正来源于此。这种安全感深刻影响着少年们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美好的久野

反观影片中的人物,没有一个角色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雄一跟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一起,在他眼中,继父不过是一个“每天下班只会把电视开的很大声,此外什么也不做”的时刻有失业危险的小职员,继父的儿子也仅仅是一个“无关的外人”。


星野家庭条件好,母亲美丽却孤单,没有人理解星野,他是家庭缺失的孩子。更不必说少女津田和久野,影片甚至未曾提及她们的家庭。

久野被骗到废工厂

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缺席让这些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应对闯入他们世界的残酷现实。

星野本是优等生,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


但是他的优秀并没有带来荣耀,反而是欺侮和暴力。在他和朋友们旅行时,旅友的意外死亡,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死亡的无常。


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没有护航人保护的他走向极端,成为了校园霸凌的接替者,把过往的惶恐、痛苦,现在的空虚、迷茫全部加诸在无辜的其他同学身上。

受害者最后成为了加害者。


剃了光头的久野

而这一转变,正是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造成的。

安全感的缺失让少年们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从而变得紧张和彷徨不安,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

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选择躲避,变得懦弱不敢表现自己,尽力躲藏。第二种,就是星野的情况,走向“恶”本身,让自己成为“恶”,如此来避免受到伤害。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_ 一部比《少年的你》更残酷的青春物语


二. 信仰的崩塌


站在通往成人世界的隧道里,没有人给这些少年们打灯。他们毫无目的、不知所措的漂泊,却无人能给予援手。

因此,歌手莉莉周和以太就成为了他们精神的信仰,安全感的替代品。


雄一在听莉莉周的歌

以太,本是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名称,但在影片中它代表了一个虚幻的概念——光的传播媒介,情感的催化剂。

由此可见,这种信仰本身就是一场幻觉盛宴,是少年们因为过度崇拜而将其神圣化的结果。

所以崩塌是必然的走向。

雄一约定和“青猫”一起去看莉莉周的演唱会,而“青猫”是他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他们彼此倾诉,相互取暖,在这荒唐的现实里,是多么难得的慰藉。


结果在演唱会门口,雄一发现“青猫”就是星野,是那个长期暴力他、压迫他、欺侮他的噩梦来源。


雄一以为他们有着同样的信仰——莉莉周和以太——所以星野会改邪归正。但当星野坏笑着撕碎了雄一的门票时,梦碎了,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


最后,在人群散场时,雄一大喊莉莉周的名字,趁着混乱用水果刀结束了星野。

莉莉周的演唱会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唯一庇护所的毁灭,成为了压垮少年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死而后生,说的就是此刻。


三. 旁观者的冷漠


无论是在《少年的你》还是在《莉莉周》当中,少年们的故事都围绕着校园暴力而展开,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为什么这种行为会如此猖獗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旁观者的漠视

不是所有旁观者都是恶人,但他们的无作为,却真实地导致了一场又一场悲剧的发生。


津田被迫援助交际


  • 力所不及的旁观者。

《莉莉周》影片刚开始,雄一偷CD被抓,小山内老师帮助雄一解决了困境。

但是后来,这位热心和善的老师对于久野的光头事件、津田的自杀事件统统没有追责。恶性事件愈演愈烈,老师却不闻不问。

是她不愿吗?不,是她不能。

她没有能力挑战日本森严的体制和等级;她没有能力去处理严重的校园事件;她没有能力承受干涉后失去工作的后果。

mk体育官网在线入口

于是,她选择默不作声地观望,成为了力所不及的旁观者典型。


帮助雄一的老师


  • 挣扎的旁观者。

人是社会性动物,渴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依附于现代社会却没那么容易,就像雄一。

他在学校的生存依赖于星野,于是他谨小慎微、忍气吞声。

因为懦弱的性格导致他一旦失去某种依靠便会瞬间被人踩踏在脚下。所以面对星野的变本加厉,他不敢反抗,也不敢伸出手去帮助久野和津田。

虽然他内心痛苦挣扎,但为求自保他选择屈服罪恶,于是成为了暴力团体的帮凶。


被迫送津田去社交的雄一


  • 等待中的旁观者们

心理学家拉塔内和达利在1968年提出了“旁观者效应”——旁观的人数越多,每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小;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最大。

原因在于,众人在场时,社会责任被分散,潜在地削弱了每一个旁观者所应该承担的,个人责任的分量,从而减少了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津田选择自杀的高塔

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雄一在遭受欺侮时,有两个旁观者面面相觑,谁也没有采取措施;星野在暴打犬伏时,全班同学都在围观,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这种暴行。

那些等待中的旁观者在心理上权衡,在行为上观望,最使得施暴人员愈发肆无忌惮,事态不可控制。


无助的雄一

这些罪恶是少年们走向成熟的破茧之痛。

如果没有血腥的开端,或许他们也能慢慢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只是这一切猝然发生,快到他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四. 结语


青春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活下来的都是幸存者。

少年们在绝望、挣扎、破碎之后,必须开始重新寻找,重新构建自我,重新生活。

如何在放逐的青春中,与邪恶、疯狂、暴虐作战,长成更勇敢、善良、坚韧的自己,这是他们的成长命题。

而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给孩子们足够的支持与关心,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家是永远可依靠的港湾。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让孩子们在没有犯罪的校园中拔节生长。



我是吃茶大仙,爱写作、爱摄影的95后。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发表评论